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昔日“别人家孩子”的自白

一出学社传媒公司 一出学社 2021-07-30

笔者 | 随风

光阴流转,岁月如梭,转眼间到了笔者的十四岁生日。巧的是,笔者踏入一出学社,也是这样一个夏天。

忽然产生要记录一下自己一年来成长的想法,去年此时,笔者还是一个休学在家面临无人看管危机的焦虑少女,充满着对人生的无望,对学习的恐惧与对自己的厌恶。今非昔比,谨以此文献给自己的十四岁,也献给所有正在与病魔、与厌学情绪搏斗的同学们。

所谓学霸

相信很多人眼中的“女学霸”都是这样的:在校勤勉规矩,在家乖巧听话。在公立初中的日子,我正是这样的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可是,我虽保持着极度优异的成绩,却充满着对所学内容的不屑(因为很多在小升初冲刺时就学过),虽然在家有着乖乖女的表象,内心却涌动着乖张与叛逆,既渴望自由自在,没有竞争压力的人生,也怨恨着父母对自己的高要求。


这个地方我第一眼就不喜欢

我初次来母校便不喜欢它的环境,校园狭小,身处闹市老街,还要住逼仄的学区房,给人压抑之感。这种压抑更体现在老师的传统思想上,老师保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口号是“分数才是硬道理”,综合能力评估只是走个过场,主要还是操行要合格。这就直接导致了课外活动极度缺乏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像是竞争对手而不是同窗好友。


作文大王的没落与“悟性”的论调

我是什么时候不再那么学霸的呢?

还是要从学校的环境说起。

小学我的作文常年第一名,初中后期却闻作文色变。我早该知道,单调的环境和顺风顺水的生活是找不到写作素材、培养不出深刻思想的。彼时我不懂这些,又听某个作文很好的同学说自己是靠悟性写好的作文。加之小学一直被夸天分好,就认定是自己天分被磨没了,爸爸也挖苦我说“江郎才尽了吧,让你多观察生活,写观察日记你不写,课外书也不看,没天分就算了还不踏实怎么行?”

我只想说,爸爸呀爸爸,第一,你怎么知道我没有努力观察生活,我确实有很努力的观察身边平淡无波日子里的每一件事,连体育课学垫排球都刻意盯着同学脸看以至于被球砸到,可是没有用啊,真的没有什么值得记录的事情;其次,作业都写到十一点,你到底是顾逼我睡觉还是顾让我看课外书啊?!

当排球向直愣愣地向我飞来时,隔壁市重点中学正在热火朝天地举办正儿八经的排球比赛,不知给多少我的小学同学提供朋友圈文案素材……

我妈多年以后听我聊到这件事,说,你就是心太实,“观察”也不是这么个观察法儿啊。

我哭笑不得。


所谓天分与兴趣

来到一出才知道,悟性这种词,从老师家长嘴里说出来,只会让优秀者更自信,让暂时落后者更灰心。什么天分兴趣,都是可以发掘和培养的。在一出轻松平等、兼容并包的氛围下,叛逆、自闭、与厌学都不再是烙在我们身上的标签,而是成为我们进步的契机,成为我们思考学习究竟是什么的契机。

❖轻松的新年派对🎉,亲如一家的老师和学生


体制内消逝的自尊

在体制内“一切以分数为重”的思想下,有两件事深深地伤害到了我的自尊心和学习兴趣。

初中时,由于很多人知道我提前学习过初中的英语知识,后来没怎么努力就考得好,加之后来我成绩下降,很多竞争对手便毫不留情地把“吃老本”这样的标签贴在我身上。可没人知道,我的“不努力”,其实是一种找不到学习方法使不上劲的迷茫。从此,我也认定自己是个不努力的人,每每因此自责不已。

小学一场期末作文,我选了老师不主张大家选的即兴写读后感,而不是套一篇写过的,被老师罚站羞辱。从此由热爱写作到闻作文色变。因为套作文次数太多,渐渐不再相信自己可以在考场上即兴发挥。


还好遇到了良师

一出的语文课不叫语文课,叫“Xz”,可以是寻找,可以是瞎转,也可以是写字。你可以跟着老师出门采风找灵感,可以听着音乐自由发挥,写什么都行,可以写独白在文字中寻找自己的内心,编一个故事,甚至有一次有个同学不想写在那刷宠物视频,老师就让她查了资料写自己最喜欢的猫的特点,名曰“喵喵传”。唯一的要求就是用笔“写字”。这种轻松自在的氛围,反而激发出了稚嫩却充满想象力的侦探小说,真挚细腻的独白,逻辑清楚的论点…当然,她也促成了我的一篇篇千字长文。

       ❖进入国家博物馆前,来采风的写字课同学们合了张影


打破舒适圈—“别介,来试着玩玩呗”

一出的校旗上有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是无限潜力股”,我曾经以为这只是一句鸡血。

❖一出学社社旗

来这里之前我认为我一辈子与手工无缘。

现在我家里的编织手绳差点在老师之间开了个小摊。

       ❖我的部分编织作品

我开始有点信了。

来这里之前我大吼我永远瘦不下来。

在这儿呆了一年,四个月我就瘦了十斤。

我彻底将这句话嵌入自己的三观。

开始做手工的契机在于“做个东西”的课名看着轻松,但我也担心自己出丑准备退课,可是渐渐被“潜力股”理论感化的老妈说:“别介,试着玩玩呗”上课时我问老师“我动手能力很差怎么办啊?”老师说没关系,我选的都是又简单做出来又酷的。我一下子被吸引。

❖圣诞节前夕,同学们在“做个东西”课上欢乐地制作创意挂饰

然后兴趣越来越浓厚…

减肥的时候受到同学打击,贾老说了句“可你为什么要听ta的呢?”一下子打破了我自怨自艾,自怜自伤的舒适圈。

老师的成长鼓励是一方面,更别提那些请来的各行各业大牌嘉宾打开我们眼界的影响。


在一出我学到了什么

来学社后,接触了很多以前自己优越感爆棚看不上的同学,学着相处之后,渐渐磨去幼稚的书生气,磨去由成绩论人品的势利。学会坦诚与人相对,包容异于自己的人,学会为选择负责,认识到学习不止看书一种…一个全新的世界在我面前打开。

❖温暖随意的围炉夜话


“我多么后怕”

假如我没有离开体制,我可能带着原有的的狭隘与偏激,被环境变得越来越功利,糊里糊涂走向工作岗位,浑浑噩噩,过一生…渐渐,忘记小学时那个渴望永远不被限定人生的自己。


结语

那么我的人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转圜的?是休学后怎么摔打都不肯停止渴望生活开始?从踏进一出校门开始吗?我不知道,我只想告诉所有耐心看到这里的你,当你的生活一地破碎的时候,没准换个环境,换个生活态度,一切都会重新开始。

END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